國際金融危機在全世界范圍內引發了一場巨幅的經濟震蕩,四年多時間里,歐債危機的發酵,又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減速和消費市場的萎縮,至少亞洲制造業的外部條件已經發生了改變。此外,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概念的提出,“‘中國制造’將因人力成本(提高)、人力貢獻(降低)以及新型定制化生產(的出現)而失去競爭力”的言論此起彼伏。
中國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制造業大國,據預測,中國汽車產量在2015年將接近3000萬輛,2020年達到4000萬輛;未來20年,中國需新增5260架飛機,總價值達6700億美元。與此同時,航空、汽車、高鐵、工程機械等行業對中高端數控機床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到2020年中國中高檔數控機床年需求量或將達12萬臺。可以說,未來的10年,我國將迎來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最佳戰略機遇期。但我國制造業的總體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先進裝備貿易逆差嚴重、高端裝備與智能裝備嚴重依賴進口,嚴重制約我國制造產業的健康發展。
在此背景下,“2013中國國際先進制造業大會”將于2013年3月28-29日在中國上海舉辦,分為“第二屆汽車制造國際論壇”、“2013航空制造國際論壇”和“2013數控機床及產業鏈發展國際論壇” 、“2013醫療器械制造論壇”。本屆大會將延續多領域、大規模、高級別、專業性的風格,集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研究機構、業主單位、主機廠、一二級供應商等于一體,共同探討汽車、航空、機床和醫療器械四大領域的產業新趨勢以及產、學、研、用一體化合作方式,探討先進制造技術與裝備、現代化管理與合理規劃、以及如何提升中國制造企業軟實力等諸多議題,共同推進整個中國制造業的跨越式發展進程。
國際先進制造業大會是一年一度的制造盛會,第一屆于2012年4月25-26日舉辦,吸引超過200位業內人士齊聚一堂。會后參會代表紛紛暢談論壇中的收獲,通過論壇的平臺充分交流思想、取長棄短,從而提升企業規模的發展速度,加快技術質量升級。本屆會議將于3月28-29日在上海召開,預計300余位制造業的專業人士參與,共同推進中國制造業整個跨越式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