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通過仿形探頭操控機器人為患者檢查供圖
“檢查信號連接,準備啟動機械臂。”4月26日,安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金方院區)超聲醫學科主任李寧借助5G遠程超聲機器人“MGIUS—R3”,為30多公里外青龍街道的多名患者實施遠程診斷。
當天早上,多名患者早早來到青龍衛生院,等待李寧主任為他們做遠程超聲檢查。
“稍向左側側身,右手抱頭,吸氣,鼓肚子。”李寧通過實時視頻語音與患者及時溝通。隨后,李寧拿起仿形探頭,通過控制醫生端遙控手柄,30多公里外的患者端超聲機器人的機械臂便跟隨李寧的操控動了起來,同步復現專家的掃描手法和力度,對患者腹部進行檢查。
“到基層醫院就醫的患者可以通過這套系統實時與三甲醫院的醫生進行面對面的檢查和交流,提供三甲醫院醫療服務。”李寧說。雖然距離30多公里,但兩地醫生都能同時看到受檢患者及各受檢部位清晰的實時動態超聲圖像。從詢問病況、受檢到出具報告,用時僅10來分鐘。
青龍衛生院沒有專職的超聲醫生,以往,青龍街道居民要做超聲項目,得往市里的大醫院跑,而衛生院距安寧主城區30多公里,路程遠,對老年患者來說很不便。“我們將5G遠程超聲機器人‘MGIUS—R3’有效全面地運用到基層醫院的幫扶中,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水平。”李寧說。5G+超聲機器人遠程超聲會診方便了患者,真正實現足不出戶,名醫云坐診,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讓群眾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遠程超聲機器人由醫生端和病人端兩個部分組成。醫生端搭載了仿形探頭組件、遠程超聲控制面板、語音交互組件等,患者端搭載了機械臂智能交互系統、超聲系統、組合攝像頭視頻系統等。通過5G和寬帶連接,醫生在醫生端操控仿形探頭,即可實現遠程操作病人端的機械臂運動,為遠在千里外的患者進行超聲檢查。